最新k线频道官网kpd
添加时间:因此,尽管市场可能会在2019年中期才看见中国政策刺激措施的触发因素,但刺激措施的规模将无疑超过2015/16年度的情况,这将有助于稳定全球增长预期,但可能仍然不足以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或新兴市场出口产生重大推动作用,而这些出口严重依赖中国。
第二个转折点是全球央行资产负债表总量缩减,简而言之就是全球流动性减少。实际流动性的减少在2018年第四季度已经有所显现,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央行都是资产的净购买者,但现在全球央行变成资产的净提供者,开始卖资产。卖资产流动性就开始减少。从今年开始,全球将迎来绝对流动性的减少,这对市场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流动性多的时候,随意的投资都可能取得收益,但流动性减少之后投资就更有挑战性。此外,今年多数央行将采取加息的政策。今年美国预计将加息两次,每次加息25个基点。欧洲央行到年底可能也会开始加息。日本央行也会调高10年期债券的目标利率,因为其通胀在上升。随着利息上升,市场对于全球债务问题的担忧会重新浮现,特别是意大利的预算法案,还有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双赤字,导致投资者又开始产生新的担忧。
10月14日晚间,三川智慧(300066,SZ)发布公告称,拟将其持有的鸿景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景高新)2.7778%的股份转让给鹰潭市经贸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鹰潭经贸)。记者注意到,三川智慧曾在2017年认购鸿景高新挂牌新三板所发行的股份,但目前鸿景高新已沦落至“老赖”的境地。
在家电中还有一匹黑马,就是厨余垃圾处理器。在“6·18”期间厨余垃圾处理器销量涨幅达到251%,这跟我们正在推广的垃圾分类制度是分不开的。在厨余垃圾处理器的销量排行榜上,率先实施垃圾强制分类的上海从第五名跃升至第一名。未来,随着垃圾分类的全面推进,跟垃圾分类相关的产品也有望成为爆款。
4月11日,视觉中国因将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纳入自家图库,而引发关注。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稳增长力度是否会减弱?国家统计局回应澎湃新闻记者 张静 张宁 来源:澎湃新闻4月17日,国新办就2019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有外媒记者提问,一季度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前期政策措施已初步显现。下一步政策稳增长的力度是否会有所减弱,尤其是货币政策,例如降息降准?
责任编辑:覃肄灵 特锐德“赌”对了 创立5年,累计亏损8亿元后,特锐德的二次创业迎来高光时刻。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陈浩杰创立5年多的特来电,终于开始赚钱了。“赌对了。”特来电宣布跨过盈亏平衡线3个月后,在与记者的交谈中,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心情平静。特来电是特锐德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的建设、运营及互联网增值服务。特锐德成立于2004年,有着“创业板第一股”之称,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箱式电力设备研发制造企业。2014年特锐德投资特来电,几年来累计投资50多亿元,其中研发投入就达十几亿,在今年实现盈亏平衡前,特来电累计亏损已超过8亿元。来自市场的压力与社会的质疑,笼罩着这家明星制造企业。从箱式电力设备到智能生态充电网,特锐德的两次创业,都充满了“险中求胜”的冒险风格。尤其是“豪赌”充电网,一度让特锐德饱受争议。“赌”的背后,是于德翔在能源新时代下的一盘大棋。他的赌注中,既有特锐德创业以来累积下的家底,也有对中国引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信心。“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是比5G和工业互联网更大的产业,新能源汽车将引领全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让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远离雾霾和尾气,这是特锐德的企业使命。”于德翔说。和市场去“赌”走进特锐德,一种自信的企业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并不是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研发什么;而是我们创新了什么,市场就需要什么。”一句充满霸气的话,醒目地刻在背景墙上。“怎么保证特锐德创新了什么,市场就一定需要什么?”面对记者提问,于德翔的回答是:我们利用团队的前瞻性和对未来行业发展的把控,引领技术引导用户,我们和市场去“赌”,但我们“赌”对了。“赌”对了,看似靠的是运气,底气却是实力。2004年特锐德开启创业之路,仅用五年的时间,就成为创业板第一股。上市后,特锐德的业绩一直保持稳健增长,从2009年到2011年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09%,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20%。“我们十年只做一个产品。”于德翔说,他们“赌”中国高铁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市场,十年来专注于箱式电力设备研发制造,做到行业内研发和市场的中国第一。特锐德在国内铁路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每新建一条高速铁路,每两公里就有一台特锐德箱变。市场高度集中、饱和,也带来了增长乏力的困境。“(箱变)产品相对比较小,我们做到十年的时候,做到了百亿规模,已经到天花板了,我们需要找到新的发展空间。”于德翔说。2014年,于德翔带领特锐德二次创业,创办特来电,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建设。在新能源充电这个全新产业,特锐德五年时间不计回报投入巨资。于德翔说,当时很多朋友都替他们捏了一把汗,认为风险巨大,不应该这么“豪赌”,但特锐德下定了决心,顶着压力坚持了下来。2.0阶段的充电网“目前,特来电充电网已进入2.0阶段,能实现汽车安全两层防护以及充电网智能运维,明年我们要升级为3.0……未来是4.0……”不久前特来电举行的“面向新能源汽车安全的充电网两层防护技术”发布会上,于德翔作了这样一番介绍。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频频发生自燃事件,让很多人对新能源汽车陷入恐慌。据分析,新能源汽车80%的烧车事件是发生在充电的过程中和充满电时。如何避免车辆自燃?特来电有自己的一套成熟打法。于德翔说,充电桩不止是充电桩,特来电充电网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应用了特来电面向新能源车安全的充电网两层防护技术,能够为电动汽车进行“体检”并进行安全防护,从充电环节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安全放心是前提,智能便捷是关键。如何让充电真正安全可及?特来电一开始就有清晰的定位:建一张充电网,而不是做充电桩。于德翔认为,只有充电网的群管群控、有序充电,才能承接中国大规模电动汽车的充电需要,也才能实现低谷充电、高峰卖电,实现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充电网是一个涉及技术、产品、平台、运营的复杂生态系统。特来电通过云平台大数据建设充电桩,根据区域的属性,以一个区域的人口密度和新能源车密度,采集数据上传到云平台进行多方位分析之后,使得他们有效地实现了城市内一公里半径内都有充电桩,同时每个充电桩的利用率能够达到最高。在特来电展馆,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特来电构建了一套智能的充电系统,不仅可以看到充电桩充电站实时的所有充电的数据,还可以结合用户需求,对用户充电进行相应的引导。“高峰期间可能用电的人数非常多,电力可能不太够用,到夜晚时间这部分电量有大量富余,完全可以进行高效调节。”于德翔说,以一辆新能源网约车为例,早高峰时段充电一个半小时需要84元。而夜间低谷时充电,在更短的充电时间内能省下来34元,一个月下来能省近1000元费用。受政策和市场的双向驱动,国内充电桩建设不断提速。位于展馆的充电网指挥中心内,大屏幕上每天实时公告充电桩的数量和充电量。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特来电上线的公共充电桩近22.7万个,以41%的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一。 第二个春天建充电网是一个长期的市场培育行为,钱要烧到什么时候?在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特来电盈利还遥遥无期的时候,“意外”不期而至。今年4月29日,于德翔给特锐德股东们写了一封信,正式宣布特来电跨过盈亏平衡线,开始盈利。这意味着特来电走出了创业风险期,驶入健康发展期的快车道。在于德翔看来,充电网板块实现盈利,首先得益于电动汽车的产业路线在国内和国际形成高度统一,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转暖,2019年特来电的充电量从2017年的4.4亿度,大幅提升至27.3亿度。其次,对充电网板块持续10亿元的研发大投入,让特来电充电网产品及平台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同,产品销售大幅度增长。而在这背后,也是特来电的巨大投入和野蛮生长。特来电目前投入建成了智能充电、电力电子、云平台、大数据、智能调控、无线充电、智能箱变、德国电气技术、储能技术、新能源微网十大研发中心,拥有1071人的研发团队,取得了1131项技术专利,引领了世界充电网的17项关键技术,攻克了无人驾驶公交车的人工智能充电弓、乘用车的单轴双向机器手技术难题,成为充电行业技术的引领者。“熬过了严冬,迎来了特锐德二次创业的第二个春天。”在致股东的信中,于德翔这样写道。于德翔说,特锐德二次创业确立了“一机两翼”的发展战略,飞机的“本体”仍然是箱式电力设备研发制造,这是生存的根,是发展的基础;飞机的“左翼”是“汽车充电生态网”,“右翼”是“新能源微网”。在国家鼓励发展新能源产业大背景下,处于风口期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惊人。多家机构的研究报告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保有量可达到1亿辆, 新能源汽车离不开充电,未来是车、电融合,充电运营市场空间巨大。于德翔认为,充电网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引领世界的新产业生态。它上连电网,通过微调度,形成电网及新能源间的智能互动;下接电动汽车及电池,形成安全智能充电和汽车大数据应用;同时通过互联网链接客户需求满足个性体验,是一个新能源和新交通双向融合的全新产业。在于德翔看来,只有建立充电网,把车、电网及新能源发电链接起来,才能把大规模电动汽车变成移动储能的工具。当新能源车推广达到1000万辆时,可实现现有弃风、弃水、弃光的新能源电得到充分消纳;超过千万辆车后,大规模汽车储能在线链接在电网上,增加电网的柔性,打开了可再生能源的大比例消纳的通道。“不久的将来,新能源车不仅能解决绿色出行的问题,还可以将新能源的应用稳步提升,真正实现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让尾气和雾霾远离人类。”于德翔说。